PK多聯機,空氣能兩聯供因這5大優勢更受業主青睞
2019-08-30 00:00:00
來源:
點擊:11221
喜歡:0
在家庭冷暖系統中,多聯機因為制冷快、安裝簡單等因素,一直占據市場的主流。不過近兩年,空氣能兩聯供迅速走熱,特別是在中高端用戶群體中,儼然已經成為首選。這篇文章,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空氣能兩聯供和多聯機相比,都有哪些應用優勢。在進行兩者的對比前,我們先來了解下兩聯供和多聯機系統及工作方式的區別。多聯機跟家用壁掛空調一樣都是氟系統,不過可以用一臺室外主機連接多臺室內機,也就是常說的“一拖多”。室外主機通過與周圍環境空氣換熱,通過銅管管路,以氟利昂作為冷媒介質,通過壓縮機驅動冷媒和室內各個室內機進行直接換熱,來滿足室內冷熱負荷要求。
兩聯供是水系統,跟傳統的戶式水空調水機原理一樣,但空氣源熱泵制熱能力更強,同樣也可以一臺主機解決整個家庭里各個房間的冷暖需求。不過和多聯機室內外機直接換熱相比,系統傳遞冷熱會經過二次換熱,把制冷劑的熱量或者冷量置換到水中,再通過管路輸送到室內末端。從工作原理可以看出,多聯機是直接通過制冷劑的流量來控制室內溫度,制冷劑直接跟室內空氣換熱。這樣的直接換熱方式有兩個缺點:首先,出風口溫度很低,冷氣的體驗感很差,會感覺吹到骨子里;其次,雖然可以實現快速升溫或者降溫,但是因為升降溫速度過快,會帶走空氣中的大量水分,造成室內除濕過量,很干燥。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中待久了,會出現頭暈、頭疼、上呼吸道感染等癥狀,也就是常說的空調病。而兩聯供系統是二次換熱,制冷劑先跟水換熱,水再跟室內空氣換熱。這樣一來,出風口的溫度會比較高,跟室內溫度溫差很小,吹出來的風更柔和,還不會帶走室內水分,舒適感要好得多。多聯機的配比比較嚴格,一般廠家都會給出相應的建議,且不允許超過比例。以一個100㎡的建筑為例,如果冷指標取值200W/㎡,則建筑的冷負荷為20KW,根據客戶的實際使用情況,一般室內機與室外機功率配比不能超過120%,則需要的主機功率大小不能小于16KW。那么,在配置主機時,空調室內機超配幅度過大,如果室內機長時間全開,則會導致空調壓縮機長時間處在最高頻率運行,從而導致電流過高,造成部分部件損壞。甚至,由于廠家程序設定,超配的主機無法啟動。而兩聯供在配置主機時則靈活得多,以長沙一個300㎡的別墅建筑為例,如果按全開設計,大概需要54KW的負荷,但如果客戶同開率很低,只有100㎡的面積同時在使用,那么只需要配置滿足18KW負荷的主機即可,可以大大降低主機的配置,降低業主的初裝成本。從設計層面來說,多聯機有個先天性的缺陷,就是應用場合有局限性,對于對于一些大的建筑物,比如說別墅、大宅建筑,落差和跨區域比較長的話,就不太適合。因為多聯機的銅管如果過長,會影響到蒸發溫度,冷媒的輸送、系統回油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。另外,兩種不同的冷媒系統也不能共用,也不能跟其他品牌末端形式配套使用。而兩聯供則不存在這個問題,雖然主機是氟系統,但把熱量和冷量輸送到末端是以水為介質,不存在冷媒的輸送問題,因此既可以應用在100㎡左右的商品房,也可以是幾百平米的別墅建筑,甚至幾十萬平米的小區。水路不受長度和高度的限制,并且可以多臺并聯使用。多聯機執行的產品標準是GB/T 18837-2015,主要以制冷為主,對制熱要求不高,因此冬天使用的時候穩定性沒有保障。而且,由于是冷媒直接跟室內空氣換熱,在主機化霜時,風盤吹出來的會是冷風,室內溫度的波動性很大。兩聯供產品執行標準則根據地方而異,北方地區以GB/T?25127.2-2010為產品標準,而南方地區大部分廠家是在GB/T?18430.2-2016的基礎上增強了制熱性能。不管是北方產品還是南方產品,在制冷和制熱的平衡性上都做得更好。而且,由于水的比熱容遠遠大于空氣的比熱容,室內溫度更均勻,在化霜時也不會產生太大的溫度波動,特別是帶地暖末端時,更容易把采暖效果發揮淋漓盡致。多聯機產品如果出現問題,售后會非常麻煩。以漏氟為例,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出漏點,必須把吊頂全部掀開,一節節管道都檢查。而且,制冷劑無色無味,漏了也無法察覺,還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。此外,多聯機的室內機和室外機是聯動的,且不同品牌的系統間不能相互匹配,甚至同個品牌的不同型號都不能匹配,這樣很可能主機系統里的一個小部件出現問題,就需要更換整個系統,因為多聯機產品更新換代很快,如果匹配不上,整個系統就無法正常工作。而兩聯供的主機部分和末端部分是獨立的兩個系統,其零部件幾乎大都可以通用,也沒有品牌限制,拆掉A品牌的主機,換臺B品牌的主機,系統照樣可以正常運行。另外水系統出現故障也更容易發現,維修起來也更簡單。
上一篇:冬暖夏涼,豬比人過的舒服!來看熱泵豬場供暖系統性價比分析
下一篇:“河北省趙縣主城區空氣源熱泵分布式集中供暖項目” 評議會召開